摆山水雪景 觅些许凉意 - chengdu€¦ · 2 f ) 摆山水雪景 觅些许凉意...

1
编辑 李洁 美编 唐倩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成都商报 腾讯微博: @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我的第一位老师,我已经不记得她姓甚名 谁(可能姓崔),但是我知道她有一条大辫子。那 时我寄读在乡下的一所幼儿园,也许 3 岁、 4 岁, 谁知道呢?我的有一条大辫子的老师,辫梢就刚 好在4 岁娃娃们的头顶上,扫来,又扫去。 后来转学回到城里。我有了陈老师和张老 师,她们都很爱我,给我脸蛋上擦很红的胭脂, 让我站在最前排表演节目。张老师喜欢吃糖。她 剥开一粒糖,用嘴啜,发出“吸”“吸”的微小的声 音,然后端起大瓷缸,喝一口滚烫的开水下去, 轻轻地、缓缓地: “啊……” 张老师每天都在我们午睡的时候吃这粒 糖。我能在床上听到她的“吸”“吸”以及“啊 ……”,就觉得很安心。 上了小学,班主任是李仕芬老师。她微胖, 但是洁净极了。一头短发,喜欢穿前开的碎花布 拉吉,眼睛很小,说话轻柔,一边嗔笑一边帮班 里顶小的男同学把乱作一团的裤子穿好。李老 师现在有 80 岁了。有同学在街上碰见她,她就 要拿同学的手机,在微信群里跟我们说说话,声 音还是那么轻柔。 初中班主任是我的妈妈。不过,在学校不能 叫妈妈,要叫范老师。 前几年我们学校百年校庆,上台发言的老 师还在讲范老师的故事—她离开那所学校已 20 年了。那位老师说,学校停电的时候他亲 眼见她在楼梯口高举着蜡烛,给孩子们照路;又 说有一次一个学生流鼻血,范老师买来降火的 慈姑,一粒一粒用小刀削好,喂给他吃。那位老 师说,都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见真章,爱学生 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我最喜欢范老师的一件事,是有一年老家 下大雪—下雪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于是初 95 级三班的两节语文课,就被放了出去,在郊外打 雪仗。我们回学校的时候,被勒令不许声张。不 过外班同学一溜儿眼巴巴的脸,我至今还记得。 每周,范老师会花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上 周记课。写得好的周记,就让自己上台去念。我 们班那时有一个现象,成绩差的同学,唯有作文 课上,可以光彩四溢。 至今仍有几篇周记在我脑子里闪闪发光。 成绩不太好、也不爱说话的男同学吴一凡,有次 写了一篇周记,专门记录县城里常常游走的几 个乞丐。他观察他们,记录他们的体貌特征、喜 好和习惯、所长与所短。我记得他在台上念这篇 神作的时候,台下鼓掌的笑疯了的拍桌子叫肚 子疼的,什么都有。另一篇,是一个女同学写的, 絮絮叨叨写她如何埋葬一只虫子,念到最后几 乎全班都哭了。 我那时有位同桌叫吴红娟。她写范老师站 在讲台上,本身就是一种美育—给一群十几 岁的女孩子奠定了最基本最正确的审美观。我 妈那时会穿自己织的有繁复花纹的大毛衣,在 裁缝那里定做格纹的薄呢套装,穿米色的真丝 衬衫,中跟鞋,真的是美—她是县里少有的大 冬天穿裙子的人。 数学老师黄凤元,烟鬼,样子很凶。我挨过 黄老师用教鞭打手掌,打完,就拿了全省数学竞 赛的一等奖。 高中文科班的班主任钟老师教英语。他教得 很好,但我知道他始终对我的那种散漫不知好胜 的性格很痛心。后来我没能报考北大复旦,而只 就近读了川大,也许是钟老师的一大遗憾。 语文老师姓杜,有夫子气。讲红楼梦,讲雷 雨,根本不按教案来,林妹妹进大观园要讲一 周。冬天戴呢帽,夏天穿绸褂,刷一下打开折扇, 一面扇一面慢悠悠说:心静自然凉。 他为跳舞爱上了别的女人,所以离了婚。但 是前妻跟现任都在一个学校里,在宿舍楼里吵 过架。那天杜老师红着脸,两边劝不住,只好自 己匆匆地走了。那件事后,我更不怀疑,他是我 所有老师里,最浪漫最文艺也是最迂腐的一个。 最后一个要记的,是我所有老师里最有名 的,川大新闻系教授周啸天。他后来拿了鲁迅文 学奖,引得天下一片争议厮杀。周老师兀自端坐 在书房,笑眯眯接电话,把年轻记者们准备好的 尖酸刻薄一个个挡回去,颇有魏晋风。 我听跑文化的同事说起这个,就很欣慰,觉 得我的老师真是棒。 在我的印象里,周啸天快70 岁了吧?反正十 几年前他在教我们古代文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一 个小老头。我因为永远坐在角落,周老师的课又 是大课,在巨大的教室后部,我视觉里的周啸天 总是一个小小的人影子在讲台上晃。他总是笑眯 眯的。我们都叫他周老师,没人叫周主任。 我的古文成绩不算太好,但也过得去,考 试的时候还拿给邻桌抄。大概被周老师发现 了,邻桌得了个 59 分。在这一点上,我感觉周 老师有点顽皮。 (潘媛) 我的老师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01 艺术 生活 让艺术走进生活 让生活更加艺术 WEEKEND 8 5 15 00 ~8 15 028-86787718 09 30-17 30 38 · B 2F 摆山水雪景 觅些许凉意 钟士敏作品展今日下午岁月艺术馆开幕 “古木寒林—钟士敏作品展”对钟士敏本人来说,意 义重大,他透露这次展览呈现的作品,是一个阶段以来他关 于绘画的技术小结、心得体会与对艺术体悟的小结。接下来 他的作品将画风大变,“这是个变化的时代,作为一位艺术 创作者,创作出最真实的自我感受,能够代表自己足矣。不 一定是最好,但一定要最真实。” 成都商报记者更了解到,此展已呈绝对的“未展先热” 之势,多位资深藏家在展前,已将此次展览的大多数作品拿 下,让这场筹备已久的展览,又多了几分看头。 因为对中国传统绘画古典精髓的 师法与创新,有了这44件典丽而又充 满变化的作品;因为大年初一次去西岭 雪山看雪的经历,与后来整理画作时, 发现大多数作品都与古木、藤蔓有关, 便有了“古木寒林”的展览名。已有一段 时间没做个展的画家钟士敏,今天下午 终于要在岁月艺术馆摆开一片山水雪 景,为酷暑的成都,觅出些许凉意。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实习生 陈霞 钟士敏在北京进修完回到成都,成为成都画院 专职画家。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他这些年走过不少 地方,观雪、画雪、悟雪,成为个中一趣。对于如何画 雪,他之前困惑很久,想法不具,今年年初去了一次 西岭雪山,漫山大雪,他在山顶看见几棵参天古树, 特别好看。“树越老越有生机勃勃之势,但又不妨碍 它散发本身的沧桑之气。由此我突发灵感,如果一 个画家能画出此种势态—技法老练但又像小孩 子一样生气满满,那是不得了。” “既老又新”的态势,既是景中之实感,又是笔 法的进一步要求。要让笔法“既老又新”,难上加难。 钟士敏画雪不只这几年,此次呈现在作品中的 雪景,在技法上既有变化又有突破。“艺术创作是个 极其模糊的过程,画中雪我真实见过,但真正画起 来就模棱两可,每处都充满不确定,想要画好,必须 采用超高的绘画技法。‘想画好’与‘画得好’不是一 回事,想法与技法要并行不悖而又互相支撑。古人 爱画雪景,流传下千古佳话。生活在现代的我,不满 足于只学古人画雪,而一直思考如何使用传统笔墨 创新出既有古意又有现场感的雪景图。‘现场感’很 重要。我不想在画中虚构一场雪,只是想将传统笔 墨移植到现实场景中,把现实变成画。” 奔着这个目标,钟士敏在画面构图、笔法使用、 艺术语言铺排的取舍之间,颇费斟酌。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令人惊喜地采用了部分 “彩墨”语言,其笔法写意,挥洒自如,自有一番新 意,颇具个人风貌。“绘画上我一直两条路推进,一 是工细的绢本雪景创作,绢,不易晕染笔墨,适合精 细绘画;二是写意,尤其迷恋元末大家王蒙的画风, 线条感强烈。在前两年的绘画创作中,我一直追求 整体与细节、写意与细致方面的关系。好在这两年 有了进步,收放自如不少,开始有心力与笔力往新 的一面探索,彩墨部分的颜色可能用得还不够精 到,但这个尝试刚刚开始,以后会有更多这方面的 内容,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山林、古木、雪压松枝,钟士敏的这场展 览,堪称成都酷夏里的“一捧雪”。 “这场个展算是我的一个临界点,做出变 化之前的一次预告,既是一个暂时的句号,也 是一个新的起点。以前的创作,大多为达到更 精致的画面效果,顺着自己的习惯,在已有基 础上进行小修小补,但这些都不是大改变,我 想留更多时间去求变,带着更深的思考去创 作。”钟士敏在采访中还透露,“彩墨、水墨可能 就是一个大方向,包括通过大量写生来试图构 建出新效果和新气息,都是有可能的。但无论 怎么改变画风,你还是能一眼看出是他,他的 气质变不了,画家就是这样。”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伍立杨在谈到钟士敏 的这批作品时提到,“士敏作品的所得,既得传 统的笔墨,更得其气韵。大自然骀荡之气扑面 而来,流宕着气势磅礴的感觉。深邃林壑,丛祠 古木,杖履经营,尽归笔底,而岩际瀑布飞流, 路隅兀立古幢,又时时隐现于松烟夕照间。西 南山水的大气恢弘、连绵精深,使他的作品精 致又不失淋漓、丰富又不失浑然、多变又不失 统一、重意味又不失整体的前提下,获得了新 的艺术质素。” 成都画院艺术评论员曹筝琪娜则认为, 若以传统论画的品评方式去看钟士敏的作 品,是极容易有代入性的,“无论是可居可游 的境地,还是那层荡漾的逸气,都会让心走进 画里去停泊、去静思。他的作品既有骨法用 笔,又能气韵生动,即可含道映物,又可澄怀 味象,深谈下去会有许多的感悟。”她更认为, 钟士敏艺术的取向有“学古不泥”“从师不摹” “依心而变”三面格局。 钟士敏,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 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 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省诗 书画院特聘画家。长期从事中国山水画 的研究与探索。 技法既有变化又有突破 展览凸显阶段意义 17×100cm 17×138cm 64×207cm 35×108cm 26cm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Sep-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摆山水雪景 觅些许凉意 - CHENGDU€¦ · 2 f ) 摆山水雪景 觅些许凉意 钟士敏作品展今日下午岁月艺术馆开幕 “古木寒林——钟士敏作品展”对钟士敏本人来说,意

编辑 李洁 美编 唐倩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腾讯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我的第一位老师,我已经不记得她姓甚名谁(可能姓崔),但是我知道她有一条大辫子。那时我寄读在乡下的一所幼儿园,也许3岁、4岁,谁知道呢?我的有一条大辫子的老师,辫梢就刚好在4岁娃娃们的头顶上,扫来,又扫去。

后来转学回到城里。我有了陈老师和张老师,她们都很爱我,给我脸蛋上擦很红的胭脂,让我站在最前排表演节目。张老师喜欢吃糖。她剥开一粒糖,用嘴啜,发出“吸”“吸”的微小的声音,然后端起大瓷缸,喝一口滚烫的开水下去,轻轻地、缓缓地:“啊……”

张老师每天都在我们午睡的时候吃这粒糖。我能在床上听到她的“吸”“吸”以及“啊……”,就觉得很安心。

上了小学,班主任是李仕芬老师。她微胖,但是洁净极了。一头短发,喜欢穿前开的碎花布拉吉,眼睛很小,说话轻柔,一边嗔笑一边帮班里顶小的男同学把乱作一团的裤子穿好。李老

师现在有80岁了。有同学在街上碰见她,她就要拿同学的手机,在微信群里跟我们说说话,声音还是那么轻柔。

初中班主任是我的妈妈。不过,在学校不能叫妈妈,要叫范老师。

前几年我们学校百年校庆,上台发言的老师还在讲范老师的故事——她离开那所学校已经20年了。那位老师说,学校停电的时候他亲眼见她在楼梯口高举着蜡烛,给孩子们照路;又说有一次一个学生流鼻血,范老师买来降火的慈姑,一粒一粒用小刀削好,喂给他吃。那位老师说,都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见真章,爱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我最喜欢范老师的一件事,是有一年老家下大雪——下雪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于是初95级三班的两节语文课,就被放了出去,在郊外打雪仗。我们回学校的时候,被勒令不许声张。不过外班同学一溜儿眼巴巴的脸,我至今还记得。

每周,范老师会花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上周记课。写得好的周记,就让自己上台去念。我们班那时有一个现象,成绩差的同学,唯有作文课上,可以光彩四溢。

至今仍有几篇周记在我脑子里闪闪发光。成绩不太好、也不爱说话的男同学吴一凡,有次写了一篇周记,专门记录县城里常常游走的几个乞丐。他观察他们,记录他们的体貌特征、喜好和习惯、所长与所短。我记得他在台上念这篇神作的时候,台下鼓掌的笑疯了的拍桌子叫肚子疼的,什么都有。另一篇,是一个女同学写的,絮絮叨叨写她如何埋葬一只虫子,念到最后几乎全班都哭了。

我那时有位同桌叫吴红娟。她写范老师站在讲台上,本身就是一种美育——给一群十几岁的女孩子奠定了最基本最正确的审美观。我妈那时会穿自己织的有繁复花纹的大毛衣,在裁缝那里定做格纹的薄呢套装,穿米色的真丝

衬衫,中跟鞋,真的是美——她是县里少有的大冬天穿裙子的人。

数学老师黄凤元,烟鬼,样子很凶。我挨过黄老师用教鞭打手掌,打完,就拿了全省数学竞赛的一等奖。

高中文科班的班主任钟老师教英语。他教得很好,但我知道他始终对我的那种散漫不知好胜的性格很痛心。后来我没能报考北大复旦,而只就近读了川大,也许是钟老师的一大遗憾。

语文老师姓杜,有夫子气。讲红楼梦,讲雷雨,根本不按教案来,林妹妹进大观园要讲一周。冬天戴呢帽,夏天穿绸褂,刷一下打开折扇,一面扇一面慢悠悠说:心静自然凉。

他为跳舞爱上了别的女人,所以离了婚。但是前妻跟现任都在一个学校里,在宿舍楼里吵过架。那天杜老师红着脸,两边劝不住,只好自己匆匆地走了。那件事后,我更不怀疑,他是我所有老师里,最浪漫最文艺也是最迂腐的一个。

最后一个要记的,是我所有老师里最有名的,川大新闻系教授周啸天。他后来拿了鲁迅文学奖,引得天下一片争议厮杀。周老师兀自端坐在书房,笑眯眯接电话,把年轻记者们准备好的尖酸刻薄一个个挡回去,颇有魏晋风。

我听跑文化的同事说起这个,就很欣慰,觉得我的老师真是棒。

在我的印象里,周啸天快70岁了吧?反正十几年前他在教我们古代文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小老头。我因为永远坐在角落,周老师的课又是大课,在巨大的教室后部,我视觉里的周啸天总是一个小小的人影子在讲台上晃。他总是笑眯眯的。我们都叫他周老师,没人叫周主任。

我的古文成绩不算太好,但也过得去,考试的时候还拿给邻桌抄。大概被周老师发现了,邻桌得了个 59分。在这一点上,我感觉周老师有点顽皮。

(潘媛)

我的老师

2017年8月5日星期六 01

艺术生活

让艺术走进生活 让生活更加艺术

WEEKEND

大 周 末 说

古木寒林——钟士敏作品展

主办单位: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

承办单位:四川浙商美术馆、岁月艺术馆

支持单位:成都市温江区政协书画研究院

展览时间:8

月5

(1 5

:00

开幕)日~

8

月1 5

咨询电话:0 2 8-

8 67 8 77 1 8

开放时间:0 9

:30 -17

:3 0

(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岁月艺术馆(成都市锦江工业园区三色路38

号博瑞·创意成都B

座2F

摆山水雪景觅些许凉意

钟士敏作品展今日下午岁月艺术馆开幕

“古木寒林——钟士敏作品展”对钟士敏本人来说,意义重大,他透露这次展览呈现的作品,是一个阶段以来他关于绘画的技术小结、心得体会与对艺术体悟的小结。接下来他的作品将画风大变,“这是个变化的时代,作为一位艺术创作者,创作出最真实的自我感受,能够代表自己足矣。不一定是最好,但一定要最真实。”

成都商报记者更了解到,此展已呈绝对的“未展先热”之势,多位资深藏家在展前,已将此次展览的大多数作品拿下,让这场筹备已久的展览,又多了几分看头。

因为对中国传统绘画古典精髓的师法与创新,有了这44件典丽而又充满变化的作品;因为大年初一次去西岭雪山看雪的经历,与后来整理画作时,发现大多数作品都与古木、藤蔓有关,便有了“古木寒林”的展览名。已有一段时间没做个展的画家钟士敏,今天下午终于要在岁月艺术馆摆开一片山水雪景,为酷暑的成都,觅出些许凉意。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实习生 陈霞

钟士敏在北京进修完回到成都,成为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他这些年走过不少地方,观雪、画雪、悟雪,成为个中一趣。对于如何画雪,他之前困惑很久,想法不具,今年年初去了一次西岭雪山,漫山大雪,他在山顶看见几棵参天古树,特别好看。“树越老越有生机勃勃之势,但又不妨碍它散发本身的沧桑之气。由此我突发灵感,如果一个画家能画出此种势态——技法老练但又像小孩子一样生气满满,那是不得了。”

“既老又新”的态势,既是景中之实感,又是笔法的进一步要求。要让笔法“既老又新”,难上加难。

钟士敏画雪不只这几年,此次呈现在作品中的雪景,在技法上既有变化又有突破。“艺术创作是个极其模糊的过程,画中雪我真实见过,但真正画起来就模棱两可,每处都充满不确定,想要画好,必须采用超高的绘画技法。‘想画好’与‘画得好’不是一回事,想法与技法要并行不悖而又互相支撑。古人爱画雪景,流传下千古佳话。生活在现代的我,不满足于只学古人画雪,而一直思考如何使用传统笔墨创新出既有古意又有现场感的雪景图。‘现场感’很重要。我不想在画中虚构一场雪,只是想将传统笔墨移植到现实场景中,把现实变成画。”

奔着这个目标,钟士敏在画面构图、笔法使用、艺术语言铺排的取舍之间,颇费斟酌。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令人惊喜地采用了部分“彩墨”语言,其笔法写意,挥洒自如,自有一番新意,颇具个人风貌。“绘画上我一直两条路推进,一是工细的绢本雪景创作,绢,不易晕染笔墨,适合精细绘画;二是写意,尤其迷恋元末大家王蒙的画风,线条感强烈。在前两年的绘画创作中,我一直追求整体与细节、写意与细致方面的关系。好在这两年有了进步,收放自如不少,开始有心力与笔力往新的一面探索,彩墨部分的颜色可能用得还不够精到,但这个尝试刚刚开始,以后会有更多这方面的内容,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山林、古木、雪压松枝,钟士敏的这场展览,堪称成都酷夏里的“一捧雪”。

“这场个展算是我的一个临界点,做出变化之前的一次预告,既是一个暂时的句号,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以前的创作,大多为达到更精致的画面效果,顺着自己的习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但这些都不是大改变,我想留更多时间去求变,带着更深的思考去创作。”钟士敏在采访中还透露,“彩墨、水墨可能就是一个大方向,包括通过大量写生来试图构建出新效果和新气息,都是有可能的。但无论怎么改变画风,你还是能一眼看出是他,他的气质变不了,画家就是这样。”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伍立杨在谈到钟士敏的这批作品时提到,“士敏作品的所得,既得传统的笔墨,更得其气韵。大自然骀荡之气扑面

而来,流宕着气势磅礴的感觉。深邃林壑,丛祠古木,杖履经营,尽归笔底,而岩际瀑布飞流,路隅兀立古幢,又时时隐现于松烟夕照间。西南山水的大气恢弘、连绵精深,使他的作品精致又不失淋漓、丰富又不失浑然、多变又不失统一、重意味又不失整体的前提下,获得了新的艺术质素。”

成都画院艺术评论员曹筝琪娜则认为,若以传统论画的品评方式去看钟士敏的作品,是极容易有代入性的,“无论是可居可游的境地,还是那层荡漾的逸气,都会让心走进画里去停泊、去静思。他的作品既有骨法用笔,又能气韵生动,即可含道映物,又可澄怀味象,深谈下去会有许多的感悟。”她更认为,钟士敏艺术的取向有“学古不泥”“从师不摹”

“依心而变”三面格局。

钟士敏,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长期从事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与探索。

技法既有变化又有突破

展览凸显阶段意义

钟士敏《饶舍栽新松》

17 ×1 00 c m

钟士敏《闲步清溪》

17 ×1 38 c m

钟士敏《蓬莱仙岛》

6 4×20 7c m

钟士敏《夜雪初积》

35 ×1 08 c m

钟士敏《松阴闲趣》水墨团扇

直径2 6c m

岁月艺术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