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xi daily 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Post on 22-Mar-2021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谈之十一

让“北斗之光”照亮前路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季,有一个孩子的选择格外引人关注: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考进北大,填报了她喜欢的考古专业,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有人觉得惋惜,认为考古专业太“冷门”,就业前景不好,“钱途”堪忧;有人表示担忧,觉得学

考古今后无助于改变家庭命运,反而有可能给家里增加负担;有人表示难以理解,质疑“因为喜欢做出的选择是不是一时冲动,将来会不会后悔”……我却想送给钟芳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看清自己的内心最重要。很多孩子填报志愿的时候举棋不定,表面上看是不知道哪个专业好,实际上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不知心之所属,才会在各种外部信息和意见之间动摇。

而人生在世,必须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一是应该要什么,什么是重要的、宝贵的、真正值得自己努力争取的。这是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能够要什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最适合于

自己的性情和禀赋。这是准确的自我认识。有了这两条,看清了自己的内心,选择才会笃定,不盲从于舆论和世俗;行动才会坚决,“虽千万人吾往矣”;在自己选定的那条路上才可能走得又远又从容,不致被困难压倒,也不致被诱惑败坏,不致悔不当初,也不致半途而废,能够从自己所追求和珍惜的价值中获得巨大的幸福感。

所以,对于钟芳蓉来说,她“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以文物大家樊锦诗为榜样,“感动于樊先生为国家、为敦煌奉献一切,希望以后也能去敦煌做研究”,学考古正是追随自己的灵魂、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样寄托着热爱、情怀、理想、志向的人生选择,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和喝彩吗?

今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

在召唤愿意全身心投入各项伟大事业的年轻人。但和考古一样,它们未必都有光鲜的外表、丰厚的回报,或许同样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清苦,离不开长时间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可以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樊锦诗,需要更多像钟芳蓉一样愿意为热爱的事业接力守望的一代又一代新生力量。那么,整个社会的职责就是大力营造宽松、公平的环境,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赢得应有的尊重,增添坚守理想的勇气和底气。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愿每一个心中有爱的青年都成长为栋梁之才,愿每一个目光远大的青年在认准内心的方向后,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评与论 ■ 理论评论部主办 编审 阮启祥 责任编辑 陈盛香

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

■ 电话:(0791)86849970 QQ群:328222252 邮箱:jxrbpyl@163.com10 JIANGXI DAILY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广袤的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霜熟稻粱肥,几村农唱;灯红楼阁迥,一片书声。”两百多年前郑板桥先生理想中的农家欢乐祥和的景象,如今在中国农村许多地方已成为现实。我省许多普通的村庄,不仅以风光秀丽的“绿色银行”令人羡慕,而且以红红火火的“农家文化”吸引眼球。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养。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过硬的帮扶项目、实实在在的脱贫数据,更在于帮助贫困群众激发内在动力、提高发展能力、增强发展潜力。为此,要把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培根铸魂工程来抓,不断挖掘、提升乡村的文化价值,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层面涵养乡村文明,推动乡村振兴。

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历史的厚重在于现实总能从中找到依据,传统的魅力在于它总能照亮未来的天空。江西红色资源极为丰富,从瑞金到井冈山,从于都到安源,广袤的赣鄱大地,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有一段动人心魄的红色故事。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政治站位:红色资源不仅仅是旅游创收项目,首先是颂扬、传播红色文化的阵地,感悟历史、延续传统的教育基地。要积极探索乡村红色文化的教育途径,不断增强乡村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把红色资源用好用活,让红色文化在乡村中得以传承,让红色资源变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近年来,各地涌现出许多繁荣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他们的经验来自实践、来自群众,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抓住特点、突出特色,创出品牌。要建立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机制,充分发掘蕴藏在民间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如乡村建筑、乡村生产生活工具、地方小吃、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民间艺术品、地方文艺表演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建立农村红白喜事运行和管理机制,开展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切实纠正一些地方在婚丧嫁娶、起屋上梁、乔迁新居等事项中存在的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的现象,实行新事新办,减轻农民负担,倡导文明新风。建立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评定考核机制,使乡村旅游增“颜值”、添“气质”、上“品质”,有文化内涵和深厚积淀,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同时村民置身其中也能耳濡目染,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

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农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党员干部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农村党员干部成天生活在群众中,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村风民俗、群众精神面貌产生直接的影响。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明其理、担其责,在移风易俗、倡导新风上带好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破除陈规陋习,自觉做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宣传者、践行者;在组织和开展活动中带好头,不仅要积极参与,还要搞好引导和提升,让富有特色的各类文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成为提升村民文化素养、文明素质的有效载体,成为扶志、扶智、长精神的重要平台。

向贤彪

北斗巡视苍穹、光耀星空的同时,“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也辉映大地、气贯长虹

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层面涵养乡村文明,推动乡村振兴

北斗挂天河,星光耀霄汉。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立项论证到启动实施,从双星定位到区域组网,再到覆盖全球,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建成了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的业绩。”北斗巡视苍穹、光耀星空的同时,“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也辉映大地、气贯长虹。当我们在享受北斗带来的优质服务的同时,更要学习和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从中汲取共圆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北斗人的自主创新精神,就要敢为人先、敢闯新路。“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法说。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其性能对系统定位和报时精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因原子钟技术难度太高,当年我国想从国外引进,可不管出多少钱,人家都不肯卖给我们。正是这一“逼”,使北斗人“破釜沉舟”,3支研发团队同步攻坚,不到两年时间全部获得成功。北斗人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走别人的路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还有被“卡脖子”的风险,走出自己的路才能赢得尊重、赢得未来。我们要把这种勇于自主创新的精神运用到各行各业,用创新钥匙打开更多未知的大门,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学习北斗人的开放融合精神,就要面向世界、造福全球。在北斗整个研发过程中,北斗人以开放融合的姿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业,支持青年人才在重大任务中担大任,汇众志、集众力,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当北斗全产业链发力,既惠及国内,也服务全球。除全球定位系统导航报时服务外,还具备短报

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多样化服务能力。“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北斗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开阔了我们的胸怀。今天的世界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长久之计,在开放融合中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北斗人的万众一心精神,就要顾全大局,下好棋子。正是一代代北斗人万众一心、团结协作、持续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北斗。信息发送能力从一次 120 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数十人协作攻关;我国开发使用的 1100 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正是经过 400 多家参研参试单位 30 余万人的接续奋斗……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彰显了万人共下一盘棋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越是困难大,越是抱成团;越是任务重,越是人心齐。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我们更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更要顾全大局、服从大局,在全国一盘棋

中找准位置、下好棋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学习北斗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就要瞄准一流、精益求精。干惊天动地伟业,既需要敢为人先的凌云壮志,也需要精雕细刻的“绣花”精神。孙家栋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一次,卫星发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但很快得到处理。当时,火箭和卫星已经竖在发射塔前,进入蓄势待发状态。孙家栋不顾80多岁高龄,坚持坐电梯到塔尖顶,钻到整流罩下面查看卫星的实际状况。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做起,让发射的质量达到最好状态,这种追求卓越、追求极致的精神,已经融入每一个北斗人的血液之中。做新时代的奋斗者,需要热情,更需要用心。用心,就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干一行精一行,才能出于平凡而超越平凡,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成果。

精神虽无形,激发的力量却无穷。北斗在手,路更好走,“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其实,现在、未来,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参北斗”。有北斗闪耀星空,有北斗精神注入血液,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方向、瞄准目标,乘风破浪、一路向前。

看清了自己的内心,选择才会笃定,不盲从于舆论和世俗;行动才会坚决,“虽千万人吾往矣”

爱你所爱 无问西东余 霞

据报道,多地借助大数据技术,推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比如,湖南省纪委监委前不久发出通报,湖南省铁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 13家企业、36名个人被列入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第一批“黑名单”。自名单发布之日起一年内,他们都将受到限制从事招投标活动、取消享受财政补贴资格、强化税收监控管理等联合惩戒措施。

一直以来,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行贿受贿,隐秘且难以禁绝,这

中间,严查行贿与严处受贿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用“黑名单”为行贿人留痕,既可以顺藤摸瓜,实现受贿行贿一起查,又能够发挥震慑效力和教育作用,减少行贿受贿行为的发生,让更多人认识到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是正道。当然,也有必要通过完善公司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健全配套惩戒措施、实现

“黑名单”数据共享等手段,进一步优化行贿人“黑名单”制度,让行贿人寸步难行,成为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法治利器。 (朱慧卿 图/文)

让行贿人寸步难行

前不久,结束了 21 年的北漂生活,小镇青年杨经挺回到福州永泰洑口一头扎进“蜂群”里,开始创业。回到小镇,他想为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创造新的价值。未来,随着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杨经挺们认为,小镇也能装得下梦想。

顾名思义,“小镇”是相对繁华大城市而言的一个地域概念,出生在那里的青年自然是“小镇青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小镇”正成为一种浓烈的情结。无数人背起行囊离开了那里,又在无尽地怀念那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尽管小镇的生活成本低,有亲情的依托,但从小镇走出证明自己,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青年的抉择。

人民智库的一项调查显示,16~40岁的“小镇青年”中,有近8成的人表示自己身边的同龄人“一半以上选择去大城市发展”;仍留在当地的青年,超9成的人打算去大城市发展……“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在异地的星空下打拼,尽管要背负不小的压力,忍受远离亲情

的煎熬,但大城市有其比较优势,比如,完善的公共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体系,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公平的就业机会等,这些向来对小镇青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不过,这种情形正在改变。随着县域高质量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与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同等对待,并出台优惠政策强化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县域发展的诸多短板正在逐步补齐,小镇的春天已经来临。不少在外漂泊打拼的年轻人又回到了成长的地方,开启了人生的新旅程。

郡县治,天下安。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选择 120 个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这些示范工作有助于树立县城新形象。国家再次聚焦县域发展,就是要突破制约县域发展面临的瓶颈,激发县域发展的活力,打造新时代县域经济竞相出彩的生动局面,留住更多小镇青年,让他们成为推动县域发展的生力军。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 是 你 到 小 城 来 , 收 获 特 别多 ……”希望更多的小镇青年能在熟悉的土地上乘风破浪,实现人生梦想和价值。

樊树林

小镇也应装得下梦想

留住更多小镇青年,让他们成为推动县域发展的生力军

据媒体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原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副主任文民,前不久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检察院提起公诉,通辽市中级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滥用职权罪,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八年,并处罚金 180 万元。报道中有个细节,文民实际拥有房产 36套,对外却谎称自己没有房产,不如实向党组织报告个人事项,引发关注。

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党组织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明确规定,

“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组织观念,工作中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必须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不难看出,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既是一个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的过程,也是一次对自身廉洁从政的“大排查”,容不得半点敷衍、来不得一丝马虎。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深 刻 指 出 :“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组织,对党组织忠诚老实。在党组织面前,党员、干部不能隐瞒自己,不能信口雌黄。”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瞒报个人有关事项不仅仅是“填几个数字”的小问题,而是不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大问题。如果态度不端正、填报不

严肃,总是遮遮掩掩、讳莫如深,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视若儿戏,甚至和组织“躲猫猫”,该填的不填,该报的不报;对自己有利的就填报,对自己不利的就不填报,那就大错特错了。说到底,瞒报个人有关事项,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更是对党不忠诚、对组织不老实。

靠包装掩饰,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大量事实表明,虚假与欺骗的背后,往往藏着更严重的病症。从深层次来看,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的问题,折射出少数领导干部党性不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薄,甚至是“心里有鬼”,自身行为不廉洁,个人事项见不得光,总想把自己置于组织监督之外,文民案件就是典型之一。殊不知,这种行为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在报告个人事项时,以老老实实的态度、认认真真的精神,有一报一,有二报二,向组织提供真实可靠的个人档案,用实际行动把“忠诚、干净、担当”落到实处。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严字当头,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大抽查核实工作力度,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切实维护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丁恒情

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的问题,折射出少数领导干部党性不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薄

何东平

隐瞒个人事项本质是对党不忠诚

top related